欢迎来到中国稀土学会! 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 关注学会
    微信服务号

  • 关注学会
    微信订阅号

【缅怀】沉痛悼念徐光宪先生,一路走好发布时间:2015年4月29日

我国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稀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徐光宪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428日上午1018分于北京友谊医院逝世,享年95岁。

徐光宪先生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曾任第4届亚洲化学联合会主席、中国化学会第22届理事长、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和名誉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一、二届化学科学部主任。

徐光宪先生早年留学美国,1951年 获哥伦比亚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之际,徐光宪毅然放弃在哥大任教的机会,与夫人高小霞回到祖国,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徐光宪院士在量子 化学、配位化学、萃取化学、核燃料化学、稀土化学与串级萃取理论等多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特别是他建立的具有普适性的串级萃取理论引导稀土分离技术的全面 革新,使我国实现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生产大国”的飞跃,提高了我国稀土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被国际稀土界惊呼为“中国冲击(China Impact)”,影响十分深远。

 

1.jpg

徐光宪与合作者在量子化学领域中,提出了原子价的新概念nxcπ结构规则和分子的周期律、同系线性规律的量子化学基础和稀土化合物的电子结构特征,被授予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编著的《物质结构》被授予国家优秀教材特等奖。他创建串级萃取理论,并与严纯华等合作者,深入发展这一理论,并在全国普遍推广 应用,使我国单一高纯稀土的生产与外贸占到全世界90%以上的份额,迫使美日稀土分离厂停产,取得国际领先水平和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2.jpg

徐光宪热心教育事业,积极组织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兼任多项学术职务,为培养科技人才倾注了心血。至今已发表论文400余篇和10本教科书及专著, 由于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徐光宪1994年获得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北京大学首届自然科学研究突出贡献奖,2005年又获何梁何利科 学成就奖,2006年获北京大学首届蔡元培奖,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称为稀土之父稀土界的袁隆平

人物评价

桃李满天下,师德传四方。——季羡林

徐光宪教授已在中国化学界辛勤耕耘了50多年,为中国化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突出贡献。人们要学习他勤奋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作风,以及严格要求自己,宽以待人的崇高品格,并衷心祝愿他健康、长寿!——陈佳洱

几十年来,先生为适应国家需要,四次变更科研方向,每次都能看准前沿,迅速取得累累硕果,一方面是由于他有为祖国科研事业作出贡献的强大精神驱动力,另一方面也由于他具有广博深厚的学科基础。——黎乐民

科学家中有两种人,一种是工匠,还有一种是大师。前者的目光局限在具体的研究中,而后者则研究科学的哲学层面。徐先生则已经达到了后者的境界。——严纯华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粱桥斜街13号院乙27号楼 邮政编码:100081 联系电话:01062173497 传真:010-62173501 电子邮箱:csre@cs-re.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稀土学会 京ICP备050101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