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稀土学会! 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 关注学会
    微信服务号

  • 关注学会
    微信订阅号

南京大学董林教授团队引领关键技术突破 稀土催化赋能燃机全工况超低排放 树立行业绿色新标杆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4日 来源:中国稀土学会

南京大学董林教授团队引领关键技术突破

稀土催化赋能燃机全工况超低排放 树立行业绿色新标杆

       近日中国稀土学会理事、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董林教授团队联合大唐南京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攻坚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全工况超低排放催化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项目取得圆满成功。该项目成功破解了燃机在启停、低负荷等复杂工况下氮氧化物排放控制的行业瓶颈,标志着我国在燃气发电环保领域取得了新进展。

       面对机组启停及低负荷阶段出现的剧烈温度波动、高空速、高湿度等极端复杂工况,董林教授团队充分发挥其在稀土催化材料设计与应用方面的核心专长。团队成功研制的关键高温脱硝催化剂配方及其先进的成型技术,其高性能的根源在于对稀土元素特性的精妙运用。稀土组分独特的电子结构和储释氧能力,极大地提升了催化剂在宽温度窗口内的活性与稳定性,使其在150℃的低温下即可高效启动,并能耐受复杂工况的严峻考验,这正是实现全工况超低排放的技术基石。

       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将催化剂投入温度大幅降低,投入时间显著缩短,不仅实现了“即定速、即投入脱硝、排放即达标”的卓越性能,预计单台机组每年可减排氮氧化物约200吨,更大幅降低了运维成本。这一成果有力地证明了稀土催化材料在实现高温、高活性、长寿命等苛刻性能要求中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是将我国稀土资源优势转化为尖端环保技术优势的生动实践。

       此项重大创新成果的落地表明,稀土不仅是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更是支撑绿色低碳未来、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核心赋能元素。该技术为稀土催化在更广阔环保领域的应用开辟了前景广阔的路径,必将为推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为深厚的“稀土力量”。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粱桥斜街13号院乙27号楼 邮政编码:100081 联系电话:01062173497 传真:010-62173501 电子邮箱:csre@cs-re.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稀土学会 京ICP备050101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