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稀土学会! 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 关注学会
    微信服务号

  • 关注学会
    微信订阅号

专家风采

 

干勇.jpg

干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冶金

现任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兼党委副书记,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常委,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主任,院士、博士生导师,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首次提出了亚快速凝固的CET自由晶粒的半定量计算公式,建立了伺服振动系统两级固定匹配控制模型,结晶器电磁约束、电磁制动工程分析计算方法,结晶器弯月面综合计算模型,带液芯压下过程的传热及应力变形耦合模型和仿真软件;研制成功了国内首台半工业化和工业试验薄板坯连铸机组,在椭圆双曲面结晶器理论设计、水口及保护渣方面对薄板坯连铸技术发展有进一步创新;主持了高效连铸关键装备及系统技术的开发,形成具有自主产权的高效连铸软硬件配套工程技术,推广了以独特的连续锥度结晶器、板簧导向振动、连续矫直为核心的方坯高效连铸技术。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中宽度薄板坯连铸技术”分别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高效方坯连铸系统技术研究”分别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国家冶金工业局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熔融还原基础研究”获冶金科技一等奖,2002年“现代电磁连铸技术基础研究”获冶金科技一等奖。获准专利9项(发明3项),发表论文60多篇,专著3本。


 
严纯华.jpg

严纯华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 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中国科协全委会委员

1988年在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稀土分离理论、应用及稀土功能材料研究。他的主要学术贡献为:(1) 发展了“串级 萃取理论”,实现了中重稀土串级萃取工艺参数的准确设计及高纯重稀土的大规模工业生产;提出了“联动萃取工艺”的设计和控制方法。(2) 建立了稀土纳米晶的可控制备方法,系统研究了“镧系收缩”效应对稀土纳米晶的结构影响规律;发现稀土晶发光主要受到表面晶格对称性破 损控制,实验上率先证实了氧化铈对CO的催化活性与其外露晶面有关的理论预测;实现了不同结构与组成的稀土氟化物纳米晶的多色上转换发 光。迄今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400余篇,其中在JACS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28篇,总引用率15000次(其中27篇论文均被SCI 引用100次以上),H因子为65。已获得国家专利15项。


 
黄小卫照片 (1).jpg

黄小卫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冶金

黄小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稀土冶金材料及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稀土材料国 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稀土学会稀土化学及湿法冶金专业委员会主任、“十二五”国家科技重点专项专家组成员。1983 年以来,一直从事稀土冶炼、分离提纯、稀土化合物材料研发与应用推广,多项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稀土企业;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5项(国外 10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中国优秀专利奖3项,部级科技一等奖5项。


 
林东鲁.jpg

林东鲁

教授级高工、中国稀土学会原秘书长、冶金技术

1946年2月生,福建省龙岩人,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包头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稀土学会第三、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稀土学会监事长。担任包头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党委书记期间,为包钢的发展做出了杰 出的贡献。曾荣获国家 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冶金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各一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0年和2005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 范。担任中国稀土学会秘书长以来,多次组织为国务院研究室、中国工程院、国家商务部、工信部、科技 部、环保部、国土资源部等有关部门提供信息和有关建议, 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成功组织了多次国际、国内和海峡两岸的稀土学 术会议;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政府、福建省龙岩市、中国五矿进出口商会携手,促进了区域科技合作和行业交流,为稀土行业的持续健康发 展,为扩大中国稀土学会的影响、提升学会的地位和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安文.jpg

张安文

教授级高工、中国稀土学会顾问专家、冶金技术

张安文,1947年9月生,四川成都人,历任包头稀土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院长,内蒙古稀土集团董事, 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教授级高工。

长期从事稀土火法冶金、稀土在钢铁中应用科研及技术推广和稀土科研管理、生产、销售管理工作,2006年后任中国稀土学会 副秘书长。

兼任内蒙古稀土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牛津考.jpg

牛京考

教授级高工、中国稀土学会监事长、冶金技术

1958年10月生,中共党员,工学博士,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稀土学会秘书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科技发展中心副 主任。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金属学会采矿分会常务理事、露天学委会副主任、 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稀土学报》、《稀土杂志 编委会副主任、《金属矿山》杂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稀土学会年鉴》编辑部主任。获国家科技 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 等奖2项、三等奖1项,行业管理二等奖1项, 冶金优秀报告二等奖1项。在国家核心期刊杂志和行业报纸上发表相关专业文章50余篇,主编、执 笔和参与编著专业书籍8本,译文7篇。主要从事我国稀土、黑 色金属矿山、环境保护的科技管理,制定技术发展政策,开发、推广应用成熟、 适用的技术与产品。先后分别参加过国家部委六五”~“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计划的制定、组织和实施;组织参加了行 业重 大技术装备政策、国家固体矿产资源技术政策和2020年中国钢铁工业科技指南的编写工作和起草制定。组织参与实施的国家、部控重点科 技项目获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多项,在稀土、钢铁矿山的生产建设发展中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 和环境效益。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粱桥斜街13号院乙27号楼 邮政编码:100081 联系电话:01062173497 传真:010-62173501 电子邮箱:csre@cs-re.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稀土学会 京ICP备050101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