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稀土学会! 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 关注学会
    微信服务号

  • 关注学会
    微信订阅号

专家风采

 

干勇.jpg

干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冶金

现任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兼党委副书记,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常委,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主任,院士、博士生导师,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首次提出了亚快速凝固的CET自由晶粒的半定量计算公式,建立了伺服振动系统两级固定匹配控制模型,结晶器电磁约束、电磁制动工程分析计算方法,结晶器弯月面综合计算模型,带液芯压下过程的传热及应力变形耦合模型和仿真软件;研制成功了国内首台半工业化和工业试验薄板坯连铸机组,在椭圆双曲面结晶器理论设计、水口及保护渣方面对薄板坯连铸技术发展有进一步创新;主持了高效连铸关键装备及系统技术的开发,形成具有自主产权的高效连铸软硬件配套工程技术,推广了以独特的连续锥度结晶器、板簧导向振动、连续矫直为核心的方坯高效连铸技术。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中宽度薄板坯连铸技术”分别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高效方坯连铸系统技术研究”分别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国家冶金工业局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熔融还原基础研究”获冶金科技一等奖,2002年“现代电磁连铸技术基础研究”获冶金科技一等奖。获准专利9项(发明3项),发表论文60多篇,专著3本。


 
严纯华.jpg

严纯华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 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中国科协全委会委员

1988年在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稀土分离理论、应用及稀土功能材料研究。他的主要学术贡献为:(1) 发展了“串级 萃取理论”,实现了中重稀土串级萃取工艺参数的准确设计及高纯重稀土的大规模工业生产;提出了“联动萃取工艺”的设计和控制方法。(2) 建立了稀土纳米晶的可控制备方法,系统研究了“镧系收缩”效应对稀土纳米晶的结构影响规律;发现稀土晶发光主要受到表面晶格对称性破 损控制,实验上率先证实了氧化铈对CO的催化活性与其外露晶面有关的理论预测;实现了不同结构与组成的稀土氟化物纳米晶的多色上转换发 光。迄今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400余篇,其中在JACS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28篇,总引用率15000次(其中27篇论文均被SCI 引用100次以上),H因子为65。已获得国家专利15项。


 
黄小卫照片 (1).jpg

黄小卫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冶金

黄小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稀土冶金材料及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稀土材料国 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稀土学会稀土化学及湿法冶金专业委员会主任、“十二五”国家科技重点专项专家组成员。1983 年以来,一直从事稀土冶炼、分离提纯、稀土化合物材料研发与应用推广,多项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稀土企业;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5项(国外 10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中国优秀专利奖3项,部级科技一等奖5项。


 
林东鲁.jpg

林东鲁

教授级高工、中国稀土学会监事长、冶金技术

1946年2月生,福建省龙岩人,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包头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稀土学会第三、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稀土学会监事长。担任包头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党委书记期间,为包钢的发展做出了杰 出的贡献。曾荣获国家 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冶金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各一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0年和2005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 范。担任中国稀土学会秘书长以来,多次组织为国务院研究室、中国工程院、国家商务部、工信部、科技 部、环保部、国土资源部等有关部门提供信息和有关建议, 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成功组织了多次国际、国内和海峡两岸的稀土学 术会议;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政府、福建省龙岩市、中国五矿进出口商会携手,促进了区域科技合作和行业交流,为稀土行业的持续健康发 展,为扩大中国稀土学会的影响、提升学会的地位和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安文.jpg

张安文

教授级高工、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冶金技术

张安文,1947年9月生,四川成都人,历任包头稀土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院长,内蒙古稀土集团董事, 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教授级高工。

长期从事稀土火法冶金、稀土在钢铁中应用科研及技术推广和稀土科研管理、生产、销售管理工作,2006年后任中国稀土学会 副秘书长。

兼任内蒙古稀土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牛津考.jpg

牛京考

教授级高工、中国稀土学会监事长、冶金技术

1958年10月生,中共党员,工学博士,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稀土学会秘书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科技发展中心副 主任。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金属学会采矿分会常务理事、露天学委会副主任、 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稀土学报》、《稀土杂志 编委会副主任、《金属矿山》杂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稀土学会年鉴》编辑部主任。获国家科技 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 等奖2项、三等奖1项,行业管理二等奖1项, 冶金优秀报告二等奖1项。在国家核心期刊杂志和行业报纸上发表相关专业文章50余篇,主编、执 笔和参与编著专业书籍8本,译文7篇。主要从事我国稀土、黑 色金属矿山、环境保护的科技管理,制定技术发展政策,开发、推广应用成熟、 适用的技术与产品。先后分别参加过国家部委六五”~“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计划的制定、组织和实施;组织参加了行 业重 大技术装备政策、国家固体矿产资源技术政策和2020年中国钢铁工业科技指南的编写工作和起草制定。组织参与实施的国家、部控重点科 技项目获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多项,在稀土、钢铁矿山的生产建设发展中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 和环境效益。


 
陈家镛4.jpg

陈家镛

中国科学院院士、副主编、化学

陈家镛,男,化学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年)。1922年2月17日生于中国四川省金堂县。1939年中学毕业后,考入 当时设在重庆的中央大学 化学工程系,1943年毕业后在中央大学化学系担任普通化学(无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助教。1947年秋赴美国留学,在 伊利诺伊大学 (University of Illinois)厄巴纳-香宾(Urbana- Champaign)校园化工系研究生院攻读学位,于1949年春获硕 士学位, 1951年获博士学位。 此后即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化工系担任博士后副研究员  1952年秋他原来的博士论文导师H.F约翰斯顿 (Johnstone)教授邀他回伊利 诺大学化工系开展"用纤维层过滤气溶胶的研究"。1954年初接受美国杜邦(DuPont)化学公司薄膜 部的约克斯(Yerkes)研究所的聘请、担任研 究工程师,参加研究和开发聚酯连续聚合以使该产品能顺利投入生产。 1956年回国参加建设, 在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任研究员,1958年该所正式成立后担任湿法冶金研究室主任。1958年至1984年担任该所副所 长。现兼任中国有色 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中国劳动保护学会顾问。还担任国际性杂志《湿法冶金》(Hydrometallurgy)的编 委,英文《中国 化学工程学报》的主编,中国稀土学会《中国稀土学报》(中、英文版)编委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副主编等职。他还是第四、五、 六、 七、八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委员。曾发表科学论文160余篇,获中国发明专利11项,培养博士28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 各一项,自然科学三 等奖和发明三等奖各一项。曾获199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技术科学的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才鸿年.jpg

才鸿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属材料

才鸿年,男,金属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生于1940年1月29日,北京市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总装备部先进 材料专业组组长。现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顾问。才鸿年院士长期从事军用新材料的研究工作,主持了焊后不回火薄装甲钢和我国第一代复合装甲的研究工作,发 明了我国第一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薄装甲钢,为我国复合装甲材料与结构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主持了火炮身管自紧技术及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参加了自紧身 管疲劳寿命的研究,先后创立了火炮身管液压自紧技术和高效液压自紧技术,使炮管强度提高60%-100%,并成倍提高疲劳寿命;组织了军用新材料发展战 略、中长期规划研究;主持和参加了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国防973)项目“特种材料模拟、表征与优化设计。

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一九八六年式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系统”获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焊后不回火薄装甲钢”获1982年国家发明二等 奖。获准专利1项,发表论文31篇,专著2本。曾任兵器工业52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兵器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现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兵 器装备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长期从事兵器用金属材料科研工作,获多项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部级科技进步奖,这些成果均已用于武器装备。兼任总装 备部科技委委员、总装备部先进材料技术专业组组长、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参与和主持了“七五”以来历次军用新材料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的研究和 五年计划的编制,有力的促进了我国军用新材料的发展。

1984年经人事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1获兵器工业功勋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柴天佑.jpg

柴天佑

中国工程院院士、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

柴天佑,男,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47年11月7日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原籍甘肃省兰州市。1980毕业于东北电力学 院,1983获东北工学院硕士,1985获东北工学院博士。曾任IFAC制造与仪表技术协调委员会主席。现任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冶金自动化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技术局成员及IFAC制造与仪表技术协调委员会主席(1996-1999),任第三届、第四届、 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他带领课题组将自适应解耦控制方法与智能控制、计算机集散控制技术相结合,研发了智能解耦控制技术及系统并应用国产20万千瓦发电机组的钢球磨中储式制粉 系统,进口30万千瓦发电机组的机炉协调等复杂工业过程,解决了由于具有多变量强耦合、强非线性、参数时变、运行工况变化频繁等综合复杂特性,使得常规控 制系统不能投入自动运行,造成能耗高,污染严重这一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多变量智能 解耦控制技术及应用”获得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多变量智能解耦控制理论、方法及应用”被评为1999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研究成果发表的论文被SCI检索收录38篇,EI检索收录170篇,在国际重要会议上发表的论文被ISTP收录76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 特等奖、一等奖8项。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应邀到国外20余所大学讲学,主持国际会议6次。创建了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并使之成为国 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养了一批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其中共有9名博士后出站,40余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百余名硕士生获得硕士学位。培养建设了一 支年轻的研究与开发队伍,有的成为自动化研究中心的学术骨干,有的成为东大自动化公司的技术骨干。他领导的东大自动化公司被评为国家863高技术计划产业 化基地,辽宁省十佳校办企业。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7年当选为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会员。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粱桥斜街13号院乙27号楼 邮政编码:100081 联系电话:01062173497 传真:010-62173501 电子邮箱:csre@cs-re.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稀土学会 京ICP备050101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