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稀土学会! 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 关注学会
    微信服务号

  • 关注学会
    微信订阅号

科学家用硅尘废料制作出了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阳极发布时间:2017年2月28日

在电子行业,当从一块大晶圆上切下一小颗硅片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碎屑。通常这些材料会被丢弃,但得益于日本东北大学和大阪大学当前正在进行的一项研究,这些硅碎屑将有望很快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领域得到运用。科学家们从普通硅尘开始,洗去杂质(比如通过切割过程中会用到冷却剂),将其制成约 15nm 厚的粉末再裹上碳,最终做成电池的阳极。   

 

回收过程图解 

测试表明,采用这种阳极材料的锂离子半干电池,其单位容量可以达到 1200 mAh/g(毫安时每克),循环周期也超过 800 次。

对于行外人来说,这个数字可能并不起眼。但实际上,其成绩已是传统石墨阳极的 3.3 倍。

研究人员指出,如果量产,回收工艺的规模扩张会更加简单,阳极的成本也会变得相当低廉。他们预计,行业每年产生的硅尘,足够全球对于阳极材料的需求。

有关这项研究的详情,已经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

 

  来源:中国材料网http://www.matinfo.com.cn/mat2005/xiangmu/newsshow.asp?id=80645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粱桥斜街13号院乙27号楼 邮政编码:100081 联系电话:01062173497 传真:010-62173501 电子邮箱:csre@cs-re.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稀土学会 京ICP备05010140号-1